[upload=211551] |T-@i
洪洞大槐树,是移民心目中的老家,600余年来,大槐树迁民遗址早已在炎黄子孙心中深深扎下了认祖归宗之根,据导游介绍,每年有20余万人前往景区寻根祭祖, “拔地巨槐冲碧汉,相承一脉密分枝;树身即使高千丈,落叶归根也有期”。 一代大槐树早已不存,现在的景观是钢筋混凝土建筑。导游介绍,新塑大槐树根据古大槐树的记载所建,重现了当年大槐树的风采。据记载当时的大槐树身围 “七庹零一媳妇”,也就是说,要七个男人和一个女人手连手才能合抱,男一庹五尺,女一庹四点五尺,故这棵新塑大槐树身围近40尺,直径13尺。 k|yWB-S
民间流传着那句民谣:“问我祖先在何处,山西洪洞大槐树。祖先故居叫什么?大槐树下老鸹窝”。这句民谣深深地扎根于心理,让我产生了怀着虔诚的心到洪洞大槐树寻根祭祖。 2Dj)8=Ix
注:庹(tuǒ),量度单位:中国一种约略计算长度的单位,成人两臂左右平伸时两手之间的距离,约合五尺 。
|
一共有 14 条评论
台湾知名人士宋楚瑜先生的墨宝,慎终追远 。这个词我查了一下词典,终:人死;远:指祖先。旧指慎重地办理父母丧事,虔诚地祭祀远代祖先。后也指谨慎从事,追念前贤。也许,宋先生题的这个词还有另外一层意思。
其实清明期间来大槐树不仅祭奠先人,还用虔诚的心能得到先人的庇佑,也许这也是很多人到此的心愿,起码我有这个心愿。
在古槐树铭碑后面,摆放着各种各样的贡品,出于虔诚,我还是没有拍摄下来,因为我的心也是虔诚的。
树高千尽也忘不了根,飞得再远也要回家看看 。
每年这个时候,“外地人”都会携家带口,带着供品 前来烧香磕头,祭奠先人,因为咱们的老家就在洪洞大槐树,咱们的根就在大槐树下。
[attachment=211585]
导游介绍,祭祖堂里供奉着所有从大槐树下迁出去的姓氏牌位,总共1230个,这大大超过了百家姓。他们都是六百年前移民到全国各地的,经过搜集整理,公诸于众,以便寻根查询。大陆民众竞修家谱,海外同胞寻根祭祖,纷纷查询自己同大槐树的血缘关系。
进入大堂,服务人员首先询问我的姓氏,然后把我带到先人的牌位前上香祭奠。上香完毕,我恭恭敬敬给先人叩了三个响头,以求先人的庇护,寄托对先人的追念。只可惜,祭祖堂是神圣之地,不允许拍照。
第三代槐树,枝叶繁茂,充满活力。凡是在大槐树来旅游的,几乎都要大槐树下留个影,以求得到先人的庇佑。
[attachment=211570]
二代大槐树
既然来了,不仅心中要留下烙印,还要留下我的影像,留作纪念,不让自己遗憾。
仰望大槐树,让我久久不能平静,也久久不愿离去,不知道为什么,也许那种情愫深深地蕴藏在心里。